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青文臨時小組」成立及藝術品/藏書拍賣籌款活動預告聚會

青文書店老闆羅志華在今年初不幸逝世前,原來早已立定重開青文書店的計劃,並早已申請租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中心一個單位。

在羅志華家人的意願和支持下,青文好友,包括葉輝、游靜、朗天、陳智德、鄧小樺、陳志華、袁兆昌等人,決定成立「青文臨時小組」與其家人一起租用創意中心的單位,希望完成羅志華的遺願之外,更希望把「青文」延伸開去,將單位變成一個多用途場地,在租用的兩年期間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工作坊、藝術家/作家駐場計劃等。

「青文臨時小組」將舉行的藝術品/藏書拍賣籌款活動,是希望能夠籌募部份租金及營運經費,我們並得到各方好友的全力支持捐贈作品及珍藏舊書等,包括黃仁逵、何兆基、曾德平、黃志輝、幾米、馬琼珠、利志達、黎達達榮、智海、木星、吳文正、廖偉棠、陳米記、梁文道等等。

拍賣項目還包括兩套青文叢書系列:「文化視野叢書」(21本)及「青文評論」叢書(13本)。
預告聚會上,除放映三月初的羅志華追思會片段,亦會放映美國藝術家Genevieve Anderson的木偶動畫短片《Too Loud a Solitude》(2007)。www.tooloudasolitude.com
本身是Bill Viola製作人的Genevieve Anderson,在2004獲Rockefeller Media Artist Grant後,把捷克作家Bohumil Hrabal的小說拍成十五分鐘短片,其實她亦正努力籌集資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小說拍成長片。當她知道羅志華事件後說:“I have told so many people the story of Law Chi Wah and of what the Hong Kong people are doing in his honor, and people are so inspired by this wonderful connection across such a great distance.”

希望各位香港人,盡力支持參與是次活動,並把消息發放開去。

日期:2008年5月4日(星期日)下午四時
地點:Moon Gallery(上環皇后大道西111號華富商業中心地面1號舖)
活動查詢:(至星期日前)62384256

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行動的敵人(舊文)

對思考者永遠有效的問題:江湖告急,大事當前,你還可以留在家中光進行你的形而上思考嗎?

所有哲學史都記下這樣的泰利斯(Thales,號稱「西方哲學之父」)故事:他顧著抬首望天思考,沒有留意腳下的洞,結果掉到裡面,引人恥笑;實務彷彿注定是空想家死穴。

柏拉圖引述這故事時反過來批判一般人的短視,夏蟲不可語冰,不能跟哲學家的視野和洞見相接。然而,在我一直的猜想中,泰利斯更可能是故意掉到洞裡,因為周遭的人太吵了,他需要安靜,相對隔離的地穴,正好提供環境讓他好好思考。

發生了社會事件,常有站出來和群眾一起的知識份子,他們在示威的前線,他們發表激昂的演說,他們協助運動宣傳機器,他們也可能嘲笑沒有站出來的同行。

也相對會有一些倒過來譏諷對方嘩眾取寵,唯恐天下不亂,乘機攫取群眾資本。文人相輕,自古皆然?不,當中大抵有更深層的價值衝突。

似乎存在思辨和實踐兩條對立的路線。人的美好生活和歸宿,究竟在純思考的智思國度,抑或在不離日常生活,不離種種權力網的實踐世界?

我想,對思考者的最大誤解,便是動輒扣他們純思辨或空想的帽子。尤其是東方人,在不離器用的形上思考傳統裡,一面實踐一面思考其實是常識。在純思考中相互對反以至矛盾的事物,在實際生活中卻並行不悖,在所多見。

偶爾隔離俗世好好思考並不一定脫離現實,能在刀光劍影殺聲連天中仍能思入風雲,談何容易?同樣,置身群眾投入運動便不一定難以深思熟慮;思考的距離,不是物理性的。

太多雜音,暫時走開一會,何必過早責之為「實戰的逃兵」?奮勇向前,輕身犯險,何用譏為「不用大腦」?

行動的敵人不是所謂空想,而是簡化歸邊,切斷複合。

(原刊於《成報》七情上面一欄,該是2006年12月,尾三的一篇文,貼在這裡也是用來紀念六八風雲四十周年)

參考:英國廣播公司第四台節目:1968:哲學上街去!(1968: Philosophy in the Streets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小姑娘與門徒們

寫這個戲時腦海總有一個畫面:以不同形式跟隨耶穌的十三個人,都變成偉大的大理石像或銅像了,豎立在不同的廣場,供萬人景仰。今天我們都曉得他們有多偉大,多傑出,他們的信念厚實,他們因行稱義。我們都在他們的腳下往上看,然後便看見一隻蝴蝶,翩翩然栩栩然飛舞在十三個人像之間,牠重新提醒我們,他們曾經如此有血有肉,都曾身處於我等凡人當中,甚至乎,別人也不能一眼便能看清楚他們和我們的分別。在蝴蝶的穿梭中,我們憶記起某一刻,某一些絕對而脆弱的時刻,這十三個人就顛危危地站著,站在刃口,站在很窄很窄的刀鋒上,也許要用腳尖支撐著身軀。疾風吹勁,衣袍都晃動了,他們隨時倒向刀鋒兩邊的某一邊。這一邊的話成聖成賢,那一邊的話便墮落失控。今天我們都曉得他們都落在這一邊了,歌頌著,談著箇中的必然性,但似乎的確有過某一刻,一切還不那麼確定,凡人的眼,可能包括他們自己的眼,還不能看透神的旨意。直到有甚麼真的發生了,存在說明了自身的意義,我們終於清楚,落在那一邊的,十三人中只有一個,他叫做猶大,而那個叫保羅的,本來也曾倒向那一邊,最後卻能歸到這一邊來。

安娜,某意義上便是那蝴蝶,大家都通過她,面對刃口的考驗,同時通過她,重新變成活生生的劇場人物。也因為人像的想像,便有了聖彼得銅像、廣場中的小姑娘種種意象。總覺得小姑娘是屬於十四、五世紀德意志的小鎮,所以花農和兒子的故事本來不是當代的,當然到底都可放到當下,移至香港。

耶穌十三門徒,傳統的說法是原本的十二門徒加上《使徒行傳》紀載的,信徒選來代替猶大的馬提亞。《基督最後的誘惑》以至《達文西的密碼》後,即使在一般讀者/觀眾心中,抹大拉馬利亞的行情全面看漲。然而,我剛有十三門徒這觀念,隨便問起許樹寧時,他毫不猶豫便答道:「第十三個門徒當然便是保羅!」他的肯定令我信心大增,我實在太厭煩再聽,或再講抹大拉馬利亞的故事了。

多看有聲電影的人,腦海出現的畫面通常會有配樂。一幕幕畫音剪接,就像在大腦皮層上放映一截截影段。《小小姑娘》便是上述畫面的配樂。十三個人像、蝴蝶飛舞,「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攜著花籃上市場」的樂音響起,而最重要的,是我發現《小小姑娘》以極慢板奏出的話,竟會變得說不出的陰暗。那是白晝提燈,走進市集卻感受不到任何生氣。如入無人之境,荒涼如創作本身。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Creation as Subtraction--紀念六八風雲四十周年

三月五日,柏索里尼八十六歲冥壽,我本正準備寫一篇關於巴迪歐(Badiou)如何評論他的詩,作為紀念,但電影節的工作忽然鋪天蓋地,人再度進入晨昏顛倒,人唔似人,鬼唔似鬼的狀態。這篇文章便一直壓下沒寫,沒post,就像每一年的柏索里尼的忌辰,無聲無息,度過。

然後五月便在目前,四十年前,巴黎爆發學潮,迅即捲動全歐,1988年,香港藝術中心搞了一個六八風雲二十周年紀念,我第一次全面認識這歷史大事,第一次看《一切安好》,第一次看莫昭如的《給香港的文藝青年》(拍於1978)。第一次在史文鴻出席的座談會上碰見余非。很多第一次......

那時剛迷上德里達,讀著傅柯的discursive著作,追捧的法國才子還未包括德勒茲、布朗肖、尚-盧.南西等;巴迪歐,真是聞所未聞。說真的,他也不是法式才子,所以他不屬於結構主義或後結構主義,他的位置是重新建構左翼的當代,當然,除了他,還有齊澤克和Jacques Rancière。

我想說的,其實還是巴迪歐那篇關於柏索里尼的講稿。他提出的關於創造和革命的觀念,也適合拿來紀念六八風雲。

巴迪歐認為,所有創造或多或少都是一種否定式(negation)。這講法本來沒有甚麼新意,重要的是他強調了否定式肯定(affirmative)的一面。

他說,任何新意,某意義上都是否定中肯定的部份。(All creations, all novelties, are in some sense the affirmative part of a negation.)說它否定,是因為既然是新事物,便一定不能化約為其發生情況的客觀性,一定是此客觀性慣有律則的某種例外。說它肯定,是因為新事物同樣不能他約為否定本身,因為否定總得先有一個否定對象(也即舊事物),否定者的身份得依於被否定者而有。新事物意味著否定式,但必須從否定式的否定性之外確立其身份。於是便有了「否定中的肯定」這辯證的提法。

否定中的否定部份,可名為破壞(destruction),革命都有這破的一面,過去一個世紀,大家正是從這破的一面去了解左派的創新,去了解革命。列寧、杜象、Cage、毛澤東、布洛克(Jackson Pollock)全方位為我們宣示了「破舊立新」的逆反性、破壞性可以去到哪一個程度。巴迪歐想說的,這一個世紀,是時候從否定中的肯定部份,重新認識作為否定的創造和革新活動了。而這肯定部份,他名之為消減(subtraction)。

以馬克思主義為例,馬克思堅持,推翻布爾喬亞國家機器並不就是革命的最終目的,革命的目標是共產主義--國家的終結,階級對立的終結。他的用語是「無產階級專政」。今天我們聽見這詞語便大皺眉頭,有很深的厭惡感,但其實這看似自相矛盾的觀念,正如「否定中的肯定」那樣,表達了一種弔詭的實踐方向--建立非國家的國家。「無產階級專政」的原創性正好在於,那提供了一種減法,把新的「國家」意義,從「正常」的、經典的、舊有的國家觀念中減除出來。舊有的國家是一種權力形式,「無產階級專政」則是非權力的權力,權力問題消失了的權力。完全地、絕對地處於否定對象的律則之外,便是這subtraction。消減出來的東西,處於地平線上,成為我們走上前迎接的新事物。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地「為道」,何嘗不便是道的創造?

因此,無論是政治上或藝術上的創新,作為一種否定式,總是在破壞和消減之間游走著。消減並非破壞的否定,破壞也非消減的否定,而是兩者作為否定的兩個面向、兩個部份。過往,我們看六八風雲,強調它的革新性,其實都著重了它的去舊,很容易把它歸入年輕人的反叛、不滿、改造現實世界的天真霸氣,由是不免強調了它的暴力,它的不成熟等,如果換成subtraction的角度,我們又會否有較新的體悟呢?